|
香云纱从出生那天开始直到现代,基本工序没改变过,几百年时间里,草木、时俗、人情、世风都在流转变迁,惟香云纱从一而终。它身上有祖祖辈辈的汗水,泥土的清香,还有阳光空气水分带来的生机和禀赋,凝集了世人的辛劳和虔诚,搀和各个年代的气息和珠三角人诡秘的智慧。香云纱身上,有现代技术难以破译的奇特密码,曾有专家专门到香云纱生产基地顺德,和工人们同吃同住,希望解开它的秘密,改变为一种大工业批量生产的产品,结果铩羽而归。香云纱忠实保留着祖宗创下的轨迹,拒绝现代文明改造。 还有一种现代染料不能替代的,是使丝绸变色的植物茨莨,宋代开始使用,北宋科学家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这样说,“《本草》所论赭魁(即薯莨),皆未详审。今赭魁南中极多,肤黑肌赤,似何首乌。切破,其中赤白理如槟榔。有汁赤如赭,南人以染皮制靴”。茨莨的外观和荔蒲大芋头差不多,其貌不扬,所以电视剧《宰相刘锣锅》里有茨莨冒充荔蒲芋头,让老乾隆苦涩得大跳起来。茨莨的汁水,却是清热化淤的中药。亚热带地区阳光充足,气候炎热,采用这样一种植物染料,显然是先人的经验和智慧结晶。但是,古人如何找到这样的植物当染料呢?于我来说是个空白,总之泥土、河水、阳光、草地和中药茨莨,都是自然的恩赐,他们互相之间影响、渗透、转换、修改,终于将一块平常布料历练为神奇的东西,拥有普通布料难以企及的特质,呵护着蚊虫酷暑侵袭的肌肤。
|
|
|
|
|
|
|